登录 / 注册

一线老师信息化教学道路为何走的如此艰难?

19-05-22 09:57 来源:微课之家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通知,提出要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

全国各地都进入到信息化教学的大力建设浪潮中。STEM、慕课、翻转课堂等各种教学模式再次被提及,平板课堂、交互白板+资源、纸笔同屏等智慧课堂的解决方案纷纷进入校园。

一时间琳琅满目,迎接不暇,给地方、学校的管理者造成了压力,因此,教育部在2019年印发《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努力提升教育管理者的信息化能力,进而提升信息化发展的掌控能力。

笔者在与一线老师的接触中,老师们最关心的问题不在于使用的是什么信息化产品,关注点在于能够起到什么实际的价值,这种模式或产品能够对教学产生的意义。

简单来说,就是让教学更加高效。只有高效,老师的知识传输过程才能无障碍,才能感受到轻松的教学过程;只有高效,学生的知识内化效率高,整体的教学质量才能提高, 对学习的兴趣随之增加。

关于高效教学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最初是由国外的一些教育家在研究如何提高教学效益而进行有效教学的研究,追求有效的教学(effective teaching)或好的教学(good teaching)

教学,即“教授”与“学习”,老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在同一过程中不同行为的叠加融合。老师的教授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习行为的发展,特别是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在信息化时代从教师的教学主体出发去提高教学效率,是当前信息化教学解决方案的主流方向。

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输出的内容是主观信息,输出的方式是客观形式。信息的输出方式更容易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

常见的信息化课堂解决方案都是从信息的输出方式上提高信息输出的效率。其中走动讲解,老师不再站立于讲台之上,能够在教室中边走边讲,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效率;

拍照讲解,实时将学生的生成性资源投到大屏上进行讲解,无需浪费时间演板;

边讲边录,在讲课过程中,将讲课的内容录制成微课程,将教师的一次性教授过程转变为学生持续性学习的支持行为,大大的提高了课后学习的效率。

随着AI技术的突飞猛进,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去分析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作业的正确率等形式在智慧课堂方案中也是常态,其根本在于用信息技术手段缩短了老师后续教学行为决定的思考时间和提高了行为的正确率。

然而,当前的问题是,信息化教学技术和产品越来越多,一线老师们却茫然不知所措,甚至在一些地方,老师一听到信息化教学,就非常抵触。究其根本,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信息化产品“不智能”


信息化产品层出不穷,而且很多产品希望将所有教学环节“一网打尽”。另外,产品的决策者,并非真正的使用者,引入了信息化产品之后,就认为完成了信息化建设,至于实用与否,一概不管,这样造成了老师们使用信息化产品的效率还不如传统教学方法的效率高。再者,就是产品功能一味的求全、求大给老师掌握信息化产品增加了难度,额外增加了老师们的工作量。

只为“秀一秀”

笔者曾经与一位自称在当地很有名气的信息化老师交流。该老师一直强调,在课堂上,学生人手一个平板电脑才算信息化。问其在课堂中怎么用平板呢?告诉我,老师用平板讲课,学生用平板观看。听及此,我是目瞪口呆。老师用白板、一体机或黑板讲课,学生都看黑板,效果难道不更好吗?何必多此一举呢?这就是一个标准的秀一秀的姿态。

有学者提出,平板引入教学过程中,能够将齐步走变成异步走,能够实现个性化学习。这个观点从长远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当前教学环境中,平板应该是放在课后自主学习使用,课堂应该是强调更高效的知识输出和高效的知识内化。

每个地区每个学期有统一的学习内容、有统一的教学进度安排、升学有统一的分数划定,自主、个性的学习在课堂教学条件还不成熟。

脱离教学规律,不能常态化使用。

教学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一个信息化的产品只有符合教学规律,从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入手,才能够被老师们所接受;学习掌握简捷、不需要花额外精力,日常教学中能够常态化运用,这样的产品才能被一线老师所认可,才能够发挥出互联网+教育的优势。

总而言之,信息化的产品一定要符合教学规律,轻量化使用,常态化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老师教学内容输出的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高效教学,反应在主观层面更多的体现在课前准备和课中执行;其实,课中执行步骤也是在备课环节考虑的内容。

认真对待备课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笔者认为最为重要的是备课环节,课件的准备、教学环节设计等都是在备课中要考虑的,包括语态语气、素材准备、习题、教学道具、提问、讲解、时间长度安排等。好的备课能够做到收放自如,信息的传达更加明确,肯定,尽显教师人格魅力。

扎实的备课是课程高效的根本保证。建议老师们可以看看《教师必知的课程设计曲线原理,轻松提高教学效率》(在“汗微高效教学”公众号本期文章中)

不同年龄层次教育对象的心性特点

K12教育年龄从6岁到18岁,跨越了人的儿童期、青春叛逆期、青春期。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心性,对于外界事物的认知和接受方式是在不停变化的,老师应该了解所教授对象所处的心理特征,在教学方式、课程准备等方便尽量做到和他们的认知相契合,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实现高效教学。

强化知识的内化与延展

学习的过程分为知识的传输与知识的内化。通常的课堂作业、家庭作业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是内化知识的外在形式。在学习金字塔理论中,主动学习的效率同比高出被动学习60%。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利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鼓励学生们多进行“输出”,多进行主动式学习。

强调学科差异性

在信息传播效率中,视频>图片>文字,不同学科有其差异性,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生动的理解讲授内容。将复杂的问题有效的简单化、视觉化,从组织材料上降低认知负荷,提高学习效率。

从教师主体角度出发,用信息化的技术解决教学过程中的主观和客观难点,真正提高教学效率,信息化的教学产品才会受到一线老师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