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慕课”、“微课”……随着新课改实践的不断推进,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创新,不少老师在实践过程中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信息化道路。今天重点讲到的就是微课这种应用比较广泛的学习模块。
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无需建构庞大的系统,一个小知识点就可以成就一节微课。课前“微课”可以放在课后或下节课前供学生自主学习,其内容可以涵盖本课概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分析、课堂导入、优秀作品的欣赏等,这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当然,课前“微课”除了可用作课堂重点的导入外,还可以设计成“优秀作品的展示”。将学生的优秀作品集中以微课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可以借助微课,对学习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既节省课堂时间,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思想是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所以教师应想方设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巧用“微课”引导学生,使学生逐步“自求得之”。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对学生不太清楚的重难点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不仅提高了老师的教育质量,也让学生学习更高效。
在课堂上,移动端的介入让投屏互动教学更加灵活生动。运用得当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无论是在走动板书还是拍照讲解,在手机、PAD上的笔迹照片都能实时显示到大屏上。让老师能够走到学生中去,让学生能够清晰直观的接收知识内容。同时,课件、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的导入,更能冲击学生的视觉、听觉,对学生形成的震撼余波效应更强。
工具千万种,高效第一条,使用不方便,师生两行泪。目前市场上有不少的微课制作、投屏互动教学的工具,如何甄选还需要老师们多多花费心力。选择一款好用的工具,自然能让教学事半功倍。毕竟移动互联网+教育的宗旨是为教学服务,而不是束缚教学。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微课与投屏教学的广泛应用能为师生带来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