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相关资讯 内容详情
教学日常的“说课”与“说教材”,你分得清吗?

17-09-05 16:45

“说教材”和“说课”作为校本教研的两种教研形式,在实际应用中,有人常常将二者混淆,致使部分教师产生无可适从之感。笔者从分析二者的内涵入手,试图理清二者的概念,说明其特点以及二者的异同。

一、“说课”的内涵特点

说课:就是授课教师在独立备课的基础上,在未上课前以同行教师为对象,对某一节课的具体内容,系统地谈自己对本节内容的理解、教学设想以及理论依据(即隐性意图等进行作必要的诠释和说明),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形式。

说课不同于备课和上课。因此说课稿不同于教案;说课也不同于上课。上课是按照教案设计程序结合课堂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对象是学生,教师要通过演示教具、组织活动、板书等讲清知识重难点、引导学生达到预定目标。不向学生解释教学程序的设计的原因。而说课对象是同行或专家,因此要防止把说课变成“试讲”或“压缩式上课”,把讲给学生的东西照搬不误地讲给下面就座的各位评委、同行们听。一般是大家都明了的东西少讲,属于隐形的自己独创的东西要多讲。

说课主要说明“教什么”的问题和“为什么要教这些”的道理。

主要说清:

1、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作用和前后联系;

2、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是什么及其确定它的依据;

3、本节课教材的重点、难点、易混点、考点以及确定它们的依据是什么;

4、本节课安排的教学程序和环节是什么以及这样安排的依据。说如何进行学法指导的。

说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它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作用和前后联系。包括:(1)前面已经安排了哪些知识与技能等基础;(2)本节课包含了哪些内容?它们与前面内容之间有何关系?对前面内容的总结、拓展或应用;(3)该内容与后学内容有怎样的联系或者在后学学习中还有怎样的发展。

说本节课要实现的教学目标(预设的分层目标及达标率)及其确定它的依据。

说本节课教材的重点、难点、易混点、考点以及确定它们的依据。即为什么是重点,难点在什么地方,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在哪里,考点又是什么(还包括分层达标检测题的设计)等。

说本节课安排的具体教学程序和环节以及这样安排的依据。

说学法指导,不能简单说“我运用了启发式、直观式……教学法,学生运用探究法、讨论法等等”。要结合具体知识点和教学环节,说清如何启发学生,怎样操作的,要用示例说明。

说课总的要求:说目标要明确;说重难点要准确;说过程要实在;说学法要具体。

(一)说课要求“六说”:即说课标、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训练、说程序。

课标是教学的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结点。教法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而选择的,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训练包括课内的和课外的,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途径;程序则是优化教学过程和优化课堂结构的教学方案。

“六说”构成说课的整体内容,也构成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二)、“六说”的具体要求

1、说课标

主要说两点:

(1)所选课题在本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这要依据课标所规定的教学原则和要求,在整体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和编写意图的前提下,通过分析新选课题(章、节、课)内容特点,确定其在整体或单元教学中的地位。通过分析新旧知识的联系,确定其在整体或单元教学中的作用。

(2)根据“地位”和“作用”,制定本课题的学习目标,通常从三方面来制定:

A、思想教育目标①思想政治教育——如“五爱”教育,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等②学习品质教育——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毅力、态度、方法、习惯等③思维品质教育——各学科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特点,需要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数学——等价转换,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语文——学习与生活相结合;英语——交际能力。

B、知识传授目标

主要指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C、能力形成目标

记忆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动用什么,评价什么,综合什么,在课标中要有明确的要求。

2、说教材

主要说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分析和处理,包括理论上的理解,知识点的解析。重点。难点的确定和解决。

分析教材是常规备课的重点,也是说课的重要内容,但说课更要侧重说明处理教材的理论依据和采用的处理方法,而不对某些具体知识作更多的解释和说明。如语文的解释词义,归纳段意,数理化的概念,定理的解释等。

3、说学生

主要是分析学情,如学生的原有基础,学习本课题的有利因素和存在的问题,上、中、下三类学生的分别,以及学法指导等。学生情况是教学的重要依据,难点的确定,教法的选择,课堂训练的设计都应根据学情而定。但这是常规备课中最薄弱的一环。大多数老师习惯于精英教学,喜欢从高点来设计,而忽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如何。说课,把说学生提出来,就是为了加强教与学的针对性,使老师的每一份努力都能作用在全部学生身上,收受实在的课堂实效。

4、说教法

主要说明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问题不再于什么方法最好,什么手段最简便,而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及教学设备的情况等,来说明选择某种方法和手段的依据。有些教法不能从理论上讲是科学的,合理的,但是有选择运用它,要看学生的实际,所以说教法的选择,最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情的分析。

5、说训练

主要说明训练的目的,训练方式,训练题目的设计。训练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课堂教学中的训练,要根据学习目标来设计,为目标而服务。

训练一般分为①形成性②巩固性③分层能力训练三种类型。

①主要检查学生对概念、定义、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②帮助学生掌握知识③根据学生掌握情况,使上中下三类学生通过此练习都有所得,培养能力。

6、说程序

说明整堂课的教学流程,即各个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我们常说优化课堂结构即指教学程序的设计、

说课的内容是“六说”,方法有两种。一是将材料按“六说”分六块,一一分别来说,这样说材料容易组织,条理清晰,但艺术性不强,给人以支离破碎的印象。二是综合组织,按教学程序来说,将“六说”内容分布在各教学环节中,这样说艺术性强,流畅,浑然一体,但组织材料费力,还会条理不清。总之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说课方法。

二、“说教材”的内涵特点

说教材:就是授课教师在独立钻研课标和整个学段教材(或某册教材、某一专题或某一单元)的基础上,在开学初以同行教师为对象,对整个学段教材(或某一册教材、某一专题或某一单元)内容,系统地谈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写意图和体例、教学的主要内容及内在逻辑关系、教学的建议(教学处理策略)等,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形式。

说教材的目的主要是研究和把握教材体系。具有系统性、整体性、严密性和创新性。

系统性——是指教师要将课标、教材、学生“四位一体”统筹考虑。包括(1)课程标准对本学科的基本要求;(2)本套教材的编写意图和体例;教材的知识、能力、价值体系及逻辑关系。(3)教材知识的前后整合以及教学中如何处理教材的设想(教材处理策略)。

整体性——即把握整个学段教材或一个专题教材或一册教材,至少把握一个单元的教材。

严密性———即掌握教材以知识体系为载体,蕴含的能力和价值体系。弄清教材如何落实课标要求,揭示教材各知识点之间以及各各知识点确定与分布的依据(或课标要求的对应关系)。

创新性——即授课者在把握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编写意图、教材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前后知识重新整合,采取具有实效性的灵活的处理策略。

说教材主要说明“教材体系的逻辑关系和课标依据”以及“教材处理的策略方法”。

主要说清:

1、课程标准对本学科(或专题、单元)总要求,包括知识、能力(层级)、价值的要求,或课程设计整体思路等;并结合相关课程内容做必要的阐述等。

2、本套教材的体例、编写意图。即教材的呈现方式和这样呈现的编者意图。

3、本套教材(或某专题、某单元)教材知识、能力、价值体系分析

A、整个教材(或某专题、某单元)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及价值体系以及与课标要求的对应关系。B、各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C如解说的内容为某专题或某单元教材,该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及相关具体内容分析(重难点、考点等)、以及课标的要求。

4、整个教材知识前后整合及教学中如何处理教材的设想。

说对“教材前后知识的整合”,不能只局限和满足于类似专题式的知识梳理和汇总,还要关注分散在教材前后章节的类似知识的处理的度和方法上。也就是说,对前出现的知识要从广度和深度、规律方法等方面能给后续知识起到铺垫、示例等作用,或后续知识对前知识的扩展、总结、应用等作用。

说自己在“教学中如何处理教材的设想(或教材处理策略)”,不能简单说“我运用了启发点拨、自学讨论法,学生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法等等”。要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和某一具体教学片断,阐述教师是如何启发学生,怎样具体操作的,要有案例说明。

三、二者的异同

从以上对说课、说教材的内涵特点分析来看,

二者相同点:1、对象均为同行或专家;2、都是将教师、课标、教材、学生“四位一体”综合考虑2、都是在个人独立钻研、熟悉教材(一般要求尽量脱稿)的基础上的进行交流的一种教研形式。

不同点:1、在时间安排上,说课一般是新授课上课前;说教材一般是新学期开学前。2、在内容范围上,说课一般是某一节课;说教材一般是整个学段教材或某一册教材、某一专题,至少是某一单元。3、在侧重点上,说课侧重阐述“为什么教这些”;说教材侧重阐述整个学段(或某一册、某一专题或某一单元)教材 “为什么这样编排(逻辑关系和课标依据)”以及“怎样处理教材”。

说课是在课时教学的层面上,教师和课标制定者、教材编写者以及学生之间进行的未见面的交流和沟通,是教师、课标、教材、学生在“小范围”的碰撞、对接、磨合,是集约型的近景式研究。

说教材是在学段(或学年、学期、学周)教学的层面上,教师和课标制定者、教材编写者以及学生之间进行的未见面的交流和沟通,是教师、课标、教材、学生在“大范围”的碰撞、对接、磨合,是粗放型的全景式的研究。


湖北省中小学实验课 “说课”比赛开始举行,网址  http://www.wkzj.net/,点击进入。